色碟

学术交流

色碟 > 科学研究 > 学术交流 > 正文
【学术交流】色碟 举办2025年第3期研究生论坛
作者:邓雨薇  编辑:邓雨薇 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9  发布来源:十大色碟网站    浏览次数:

914日上午,色碟 在YG06-110举办2025年第3期研究生论坛,来自2024级的叶欣芸、2024级的洪震和2024级的邓栩3位同学分享了各自近期的研究工作。论坛由邓雨薇老师主持,色碟 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论坛。

   叶欣芸同学探讨了“高效类Fenton反应中电子结构优化的非金属碘单原子催化剂”展开,讲解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一种高效的非金属碘单原子催化剂(I-NC),碘原子地限制在掺氮碳(NC)框架中,优化了氮基邻近碳位的电子结构,增强了电子从过氧单硫酸盐(PMS)到缺电子碳位活性中心的转移,提高了类Fenton化学反应活性。

洪震同学探讨了S掺杂Cu/Cu2O催化剂在活化过一硫酸盐(PMS)降解氧四环素(OTC)过程中的关键作用。研究发现,S元素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催化剂对PMS的活化能力,在15分钟内实现99.17%OTC去除率,并显著促进单线态氧(¹O2)的生成,从而实现OTC的选择性降解。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与EPR分析,确认¹O2和·OH为主要活性物种,其中S掺杂显著增强了¹O2的生成效率。LC-MS分析揭示了三种OTC降解路径,毒性评估(T.E.S.T.及豆芽实验)表明降解产物毒性显著降低,系统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。该催化剂在真实水样与放大实验中均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适用性,为抗生素废水的选择性处理提供了新策略,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解决催化剂循环稳定性、复杂水体干扰及规模化运行成本等挑战。

邓栩同学探讨了一种新型双原子Fe/Mo催化,用于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。该研究揭示了其独特的“催化/共催化”机制:Fe原子作为主要催化中心活化PMS,而相邻的Mo原子作为共催化位点,不仅优化了Fe中心的电子结构,还极大地促进了关键的Fe²+/Fe³+循环,解决了传统铁基催化剂易失活的难题。该过程形成了高活性且稳定的界面Fe/Mo-dac-PMS*复合物,主导电子转移路径,实现对BPA等富电子污染物的高效、选择性降解,其速率常数(0.642 min-1)是单原子Fe催化剂的两倍。该体系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、环境适应性和实际应用潜力,为设计原子级协同催化材料提供了重要理论与技术指导。

论坛内容丰富精彩,各主讲人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与文献的阅读展开了生动的汇报,老师们对研究生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。本次论坛的顺利开展为本院研究生后续的学习与研究开拓了思路,也为色碟 优秀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日常基础。


地址: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   办公电话:027-59367338 邮编:430200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6-2022 十大色碟网站